我觉得《中国奇谭》是一部有点创意却又萎靡无力的动画集,或许有好故事的轮廓或核,但讲故事的人并没有把故事讲好,整体观感就是星星点点、糊里糊涂、强行意念、戛然而止。所以我带着好奇心来了,又带着成倍的好奇心走了。
不过这倒让我想起了海明威文学创作的“冰山理论”:“更少即是更多”,“冰山运动之所以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创作也应当保留八分之七给予想象。或许,《中国奇谭》也是,只是我想象的水平不够。
《小妖怪的夏天》:故事连贯性八集中最强,职场吐嘲很直白,而且是从我们家喻户晓的《西游记》入手,在耳熟能详的故事中还能生出新的视野,我看得还算过瘾。
《鹅鹅鹅》:看的我脑袋发懵,首先视觉上就不好看,创作团队本来可能是想要借助水墨风提高视觉体验的,但最后我只感觉这集故事像我脑子里泛起的邪恶与狰狞的碎片。
《林林》:期待值回升,感情和情绪变化都刻画得很好,伏笔不深,好理解,林林是狼很明显,但小男孩一家不是人不明显。
《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以及《小满》:我没有看懂,但直觉上像是自己孩童时期脑子里闪现过的那些光怪陆离和梦。不得不说,《小满》像动起来的年画,倒是有趣。
《飞鸟与鱼》:鲸鱼与大海的视觉镜头很宏大,全集清澈的蓝,很美,但故事很单薄,感觉像孤独的人在孤独中生出的一点点执念。
《小卖部》:身边的物其实都是活的,是说老物件,也是说情怀。《玉兔》:人给机器装上思想,并认定程序是假的,所以它也是假的。但它在自己的程序意识里自己就是真的,所以它一直也是真的。刚开始几分钟有流浪月球的直视感,怕翻大车,后来幸亏有“玉兔”的活泼话多、执着做事和无尽等待,挽救了我的观看危局。
创作者们脑子里的故事可能是完整的,但蒙太奇手法导致观众一直在盲猜,观剧成了猜剧,不过这可能也是艺术的表现手段之一。作为众多不明所以的观众之一,我看之前没攻略,看之后也没有去找解读,所以只是纯纯写了个一手观后感。
或许,《中国奇谭》奇就奇在“你很难不借助解说看明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