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生儿大便次数
吃母乳的婴儿大便呈金黄色,偶尔会微带绿色且比较稀;或呈软膏样,均匀一致,带有酸味且没有泡沫。通常在新生儿期大便次数较多,一般为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婴儿会一天排便7—8次。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后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因此,吃母乳的婴儿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婴儿精神饱满,吃奶情况良好,身高、体重增长正常,家长就没有必要担忧。
如果婴儿吃的是配方奶,那么大便通常呈淡黄色或土黄色,比较干燥、粗糙,如硬膏样,常带有难闻的粪臭味。如果奶中糖量较多,大便可能变软,并略带腐败样臭味,而且每次排便量也较多。有时大便里还混有灰白色的“奶瓣”。
不要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长轨迹,孩子不同,每日大便次数也不相同。但要注意如果平时每天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则应考虑是否患病。
新生儿大便,怎样才是代表出现异状了呢?以下这几种状况,新爸妈就需要注意了哦。
二、新生儿大便异状
1、蛋花汤状大便
每天大便5~10次,可含有较多未消化的奶块,一般无粘液,表示消化不良,多见于吃牛奶或奶粉的小儿。如为母乳喂养则应继续用母乳喂养,一般不必改变喂养方式,也不必减少奶量及次数,多能自然恢复正常;如为混合或人工喂养,仍应继续喂养,但可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如奶粉喂养者可在配奶时适当多加一些水将奶稍配稀些,对吃奶减少者可适当喂些含糖盐水,也可适当减少每次的喂奶量而增加喂奶次数。如果2~3天大便仍不正常,则应请医生诊治。
2、绿色稀状大便
多在天气变化着凉或吃了难以消化的食物后发生,每天大便次数多为5~10次。
3、水状大便
多见于秋季和冬季,多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小儿大便次数多在每天10次以上,呈水样,量较多。由于小孩丢失水分多,常常出现脱水表现如口唇干燥、眼窝凹陷、眼泪少或无眼泪、小便少或无、皮肤弹性差等,小儿还可出现精神不振、吐奶、不吃奶等表现,应及早就诊,并应注意婴儿用具如橡皮奶头等的消毒。
4、粘液或脓血状大便
多见于夏季等天气较热时,多为细菌感染引起,也应及早就诊。
5、深棕色泡沫状大便
多见于人工喂养儿,多由于食物中淀粉类或糖过多所致(如奶粉中加糖过多、过早添加米汤等谷类食物等),通过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多能恢复正常。
6、油性状大便
粪便呈淡黄色,液状,量多,象油一样发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样可以滑动,这表示食物中脂肪过多,多见于人工喂养儿,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如适当增加糖分或暂时改服低脂奶等(注意,低脂奶不能作为正常饮食长期吃)。
7、便秘
多见于人工喂养儿,多为天热、出汗多而饮水又过少所致。小儿排大便困难,大便很干,可呈颗粒状,往往几天才大便一次,小儿还可出现腹胀、不安等表现。
新手爸妈现在对新生儿大便有一定的了解了吗?
从上到下,排便从难到易。第4、5种便便最理想(注意:本图表仅供参考,且主要适用于18个月以上儿童,哺乳期婴儿便便主要是第6、7种)
如果宝宝虽然两三天才排便一次,但便便的状态好得不得了,软软的一坨,咱就大可把心放在肚子里,这不是便秘哈。那如果宝宝的便便像1、2、3那样有些干干的,甚至变成小球状,就是便秘了。
宝宝便秘虽然表现为排便困难,但更深层次意味着宝宝的饮食结构不合理,需要做出调整。比如:喂养过于精细,蛋白质摄入过多,膳食纤维不足,饮水量未达标,缺乏运动,过量补钙等等。具体需要如何来改善呢?
1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
B族维生素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与排泄有促进作用,特别是维生素B1。酸奶、坚果、全谷杂粮,都是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材。
自从有了宝宝,很多宝妈都把家里闲置的豆浆机重新利用起来。米糊当做宝宝的早餐或者加餐都可以,坚果、全谷杂粮都可以放一起打成糊哟。(有些宝贝对坚果过敏,暂时就不要添加啦)
米糊的做法很简单,相信麻麻们肯定都会,这里就不再赘述各种米糊的做法了,推荐麻麻们可以做核桃红枣米糊、南瓜地瓜米糊、黑米黑芝麻米糊等,好吃有营养。
这里先给大家分享第一道可以赶走便秘君的辅食——自制酸奶。为什么要在家做酸奶呢,主要还是担心市面上销售的酸奶有添加剂和增稠剂的问题。6个月以上,且对牛奶蛋白不过敏的宝宝就可以吃酸奶啦。
2提高宝宝每天的饮水量
水与便秘的关系就更密切了。如果便便不能及时排出,滞留在肠道中,它里面的水分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干,越来越难排出。假若水分充足,就会把便便泡发泡软,就更容易排出来。(好啦,不要再脑补画面了)
而且,如果身体内缺水,就算补充了再多的膳食纤维也无法发挥促进排便的作用。缺水,可是便秘的头号敌人。
未满周岁的宝宝,每日的喝奶量在-ml之间,只要奶量充足,尿液不发黄,不需要额外补充特别多的水分(宝宝便秘期间是个例外)。
但过了周岁的宝宝,奶量减少,对水的需求量就比较高,在-ml之间。如果宝宝就是不爱喝水怎么办?给你支几招。
·给宝宝挑选一个Ta特别喜欢的水杯,并跟宝宝强化下,“以后可以每天用漂亮杯子喝水啦,妈妈有妈妈专用的杯子,宝宝有宝宝专用的杯子。”
·据我观察,宝宝用吸管杯喝水的时候,特别敷衍,每次都假装吸一小口,其实根本没喝多少。所以,如果是在家里,我会用两个相同的敞口杯子(或者碗),分别倒上30ml左右的温水,然后一人一杯,碰杯后,我再带头慢慢地把水喝光。“跟妈妈干杯,妈妈喝完了,宝宝也喝光”,这样喝水在宝宝眼里就变成了一个游戏。(这招对小思很好用哦,可以试试)
·每天的碰杯游戏,可以安排在几个固定的时间点,比如:早晨起床后,上午出门前,午睡醒了之后等等,这样既不容易忘掉,也可以把一天喝水的任务分散到几个时间点,就很容易完成了。
3增加运动量
运动可以刺激肠胃蠕动,平时带宝宝出门,宝宝总是坐在推车上,这样达不到运动的效果哟,要想办法带着宝宝多多动起来~
如果是已经会爬的宝宝,可以鼓励宝宝多爬,在家里设置几个障碍物,让宝宝绕着爬过,或者用被褥搭出个小山坡,给宝宝来一点挑战。
让宝宝追着妈妈爬,或者用玩具逗引宝宝,爬到了目的地就把玩具奖励宝宝玩一会儿。即使是还不会爬的宝贝,多趴着进行练习爬也是很好的运动方式。
宝宝刚学走路的时候,很喜欢走,一旦学会就总让人抱。分享几个我平时对付宝宝的方法。
·宝宝喜欢玩泡泡,我就会一边吹泡泡,一边让宝宝追着泡泡跑。
·多找一些绿植丰富的公园,既能呼吸新鲜空气,接触了大自然,又可以让宝宝走动起来。一般到了新鲜的地方,宝宝特别有好奇心去探索新的路线。
·跟宝宝玩走线的游戏,找一排颜色不一样的小砖路,跟宝宝比赛,看谁能一直踩在线上走,不“掉下来”。总之,别把走路当做长跑一样的任务,变成游戏宝宝就非常乐于参与进来啦。
4、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最后一点,才是我今天要分享的重点哟,就是膳食纤维啦。它能够帮助软化粪便,并促进肠道蠕动,便于把粪便排出。大多数的便秘都是因为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不足所造成的。
“宝宝平时也吃青菜呀,为什么还会便秘呢?”“宝宝就是爱吃肉不爱吃青菜,怎么做都不爱吃!”
虽然宝宝平时也有吃一些青菜,但可能是因为量太少,没有达到通便的效果。而且,富含膳食纤维的食材不仅包括绿叶青菜,还有很多,比如说豆类、粗粮、薯类等等,甚至说一些杂粮豆类的膳食纤维含量要比蔬菜还要高。
蔬菜类
提起膳食纤维,是不是首先会想到很多蔬菜,比如芦笋、秋葵、空心菜、西芹、土豆、菜花等等,都是膳食纤维含量比较高的蔬菜。如果不能经常吃到这些蔬菜,多吃其他的蔬菜也是可以的,最好能够保证宝宝的每顿辅食都包含有蔬菜。
想要每顿辅食都让宝宝吃到蔬菜并不难,像面条类、泥糊类、拌饭焖饭类、饺子类、小饼类这些辅食,都可以巧妙地把蔬菜加进去。下面给大家分享两道美味的水果蔬菜类辅食。
1、紫甘蓝浓汤(适合8个月以上宝宝)
紫甘蓝不但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钙,还含有大量的花青素,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对于小宝宝来讲,也是营养价值比较高的辅食食材。
但紫甘蓝的口感和味道,真是不太好吃,别说宝宝了,很多大人也不喜欢它。那么,你可以试试把它做成蔬菜浓汤。不知不觉间,宝宝多吃了好多蔬菜!
做浓汤一定要加点面粉,燕麦(宝宝不过敏即可),土豆,红薯,紫薯这样的食材,因为它们可以让浓汤变得更浓稠,口感还有些像米糊,而且带着一点紫薯的甘甜,不需要额外加调料,宝宝们一定会很喜欢吃。
制作步骤:
1.紫薯85克,切成小块儿后,入蒸锅蒸熟,大约需要20分钟;
2.蒸紫薯的同时,把紫甘蓝撕成小片儿状,煮熟;(花青素是一类多酚类物质,在偏碱性的环境下会变成蓝色,所以在煮紫甘蓝的时候,可能会发生变色)
3.即食燕麦,熟得非常快,水烧开后把燕麦下锅,大约一分钟后就要马上关火;(煮燕麦的水不要倒掉哦,稍后一起用来搅拌做成浓汤)
4.准备好燕麦,紫薯,还有紫甘蓝;(紫薯我用了85克,煮好的燕麦差不多一碗,紫甘蓝少许。比例也很关键,多多少少都有可能会影响口感)
5.把三样混合到一起,用搅拌机打碎;
6.搅拌好之后是这个样子;(搅拌好了之后,如果太浓,需要加水稀释,太稀还需要用炒锅煮一煮,收收汤)
7.做好的浓汤会有很多紫甘蓝的蔬菜纤维,需要用筛网再过滤下;
8.这样的浓汤就做好了,还带着紫薯的甘甜,大一点的宝宝也可以加点糖来调味。
像上面我提供的这些辅食做法,真不是做了一两顿就会有效果,改善饮食结构,赶走便秘都需要长时间的坚持。
2、水果燕麦粥(适合8个月以上宝宝)
如果宝宝不太喜欢吃水果,可以试试这个水果燕麦粥,变个花样,给辅食增加很多乐趣。
制作步骤:
1.准备好食材:火龙果,桃子(可省略),即食燕麦,泡好的奶粉,清水;
2.把燕麦和清水一起放入锅中,煮大概6分钟,直到燕麦煮熟变软;
3.同时,把水果切成小块儿。煮好的燕麦要用笊篱捞出来,控干水分;
4.把水果,燕麦和泡好的奶粉混合一起就做好喽。
下面是7个关于宝宝便秘的常见问题,一起来了解一下。
Q1:怎么判断宝宝是否便秘?
A1:长时间不拉便便不一定是便秘。
便秘分病理性和功能性的,一般便秘都是功能性的,引起功能性便秘的原因是大肠中的便便失水过多,导致便便干结不易排出,所以不能单纯看宝宝多久没有大便,还是要看宝宝便便是不是干结、不容易拉出来。
因为每个宝宝的个人体质不同,新陈代谢的规律也不一样,所以只要宝宝的便便性状正常,饮食、睡眠、精神状态都好,宝宝2-3天拉一次大便都是正常的。如果是纯母乳喂养的宝宝,超过7天不拉大便,我们才需要干预下。
爸爸妈妈可以按照下面的症状初步判断宝宝是否便秘:
新生儿~4岁幼儿,至少出现以下两条症状,这些症状持续达1个月才可诊断为便秘:
1.每周排便2次或小于2次;
2.在自己能控制排便后每周至少有1次失禁发作;
3.有大便潴留(不能自主排便)病史;
4.有排便疼痛和费力史;
5.直肠内存在大量便便团块;
6.有巨大的便便。
Q2:水没少喝、蔬菜没少吃,为什么宝宝仍然便秘?
A2:单纯多喝水不能解决便秘问题。
有的妈妈疑惑,宝宝平时喝水不少,蔬菜也吃了挺多,但是还是便秘?其实单纯多喝水不能解决便秘问题,还需要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纤维可以锁住水分、促进胃肠道的蠕动,让便便更湿润、柔软,能够更好防止便秘。所以如果吃的蔬菜不少,但是加工过细,也不能有效锁住大便中的水分。
Q3:宝宝便秘应该多吃什么?
A3:多吃含纤维的蔬菜和粗粮。
宝宝便秘一般是功能性便秘,因为饮食不足、食物成分不当、肠道功能失常引起,所以调节饮食十分重要。要多吃含膳食纤维高的食物,如香蕉、苹果、火龙果,芹菜、红薯等蔬菜水果;玉米、小米、大麦、麦粉(黑面包的材料)燕麦等粗粮。
Q4:宝宝便秘应该少吃什么?
A4:铁剂、钙剂、益生菌服用过量会导致便秘。
很多妈妈会给宝宝吃益生菌治疗便秘,但是一定要注意服用的量,不能把益生菌当做平时的保健品,过量的益生菌会造成肠道内菌群失衡,甚至让宝宝患上“益生菌依赖症“,影响宝宝自己形成益生菌的功能,造成不吃益生菌就拉不出便便。
除了益生菌,钙剂、铁剂服用过量也可能引发便秘。
除了注意药物的用量,还应该少吃太精细的食物,比如肉类、奶酪、白面包,精米等;辛辣、油炸食物容易引起胃肠积热,也会造成便秘,所以也应该少吃。
Q5:宝宝便秘怎样按摩?
A5:早晚顺时针按摩小肚肚,可有效缓解便秘。
帮宝宝做做按摩可以促进肠蠕动,缓解便秘。方法是先让宝宝仰卧在床上,大人四指并拢,将手放在宝宝肚脐上,按顺时针方向环形按摩,注意用力轻缓、均匀。如此按摩5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一般坚持一段时间,宝宝便秘的情况会有很大改善。
除了按摩,还应该帮宝宝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妈妈要经常提醒宝宝,帮Ta养成按时排便的好习惯。建议早餐后一小时,让宝宝去厕所蹲一会,如果10分钟左右还没有便意,也别勉强,第二天继续,慢慢的宝宝会形成按时排便习惯。
Q6:宝宝便秘导致的痔疮、肛裂该怎么办?
A6:儿童一般不会得痔疮,脱肛要及时复位。
一般来说,儿童是不会得痔疮的,多数是妈妈把脱肛或者黏膜外翻误当成了痔疮。出现脱肛,如果不能自动缩回,妈妈要温柔地帮助宝宝复位,不然一直暴露在外面可能造成充血、感染等。如果脱肛是因为便秘引起的,当便秘情况缓解了,脱肛也会自愈。
宝宝肛裂是由于便秘形成的,又会因为肛裂疼痛而憋着大便造成大便干燥,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要想宝宝肛裂好转,一定要把便秘也要治疗好。
除了多给宝宝吃些富含纤维的水果蔬菜外,还要鼓励宝宝定时排便,不要因为肛门疼痛而憋大便。可以用温水或者含有药物的温水(稀释1:0高锰酸钾水、黄连素水、苦参汤)坐浴,每天两次,每次20-30分钟,肛裂局部涂红霉素软膏或者氯霉素氧化锌搽剂。
还可以按摩长强穴、承山穴,有清热通便、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治疗痔疾、便秘。不过要是宝宝出血严重,需要及时就医。
Q8:便秘会遗传吗?妈妈便秘,宝宝喝母乳会导致宝宝也便秘吗?
A8:便秘不会遗传。
这次问答中,有不少妈妈疑惑,自己有便秘,宝宝也有便秘,难道便秘是会遗传的吗?孙医生说,除了先天性巨结肠引起的便秘可能遗传外,绝大多数便秘是不会遗传的。
妈妈便秘,宝宝也不会因为喝了妈妈的奶引发便秘,但是妈妈最好还是要均衡饮食。便秘主要与饮食,环境,喂养等因素有关,如果一家几代都便秘,虽然看起来像遗传,但实际上很可能是孩子从父母那里学到了不好习惯,比如学父母上厕所时看书、喜欢吃辛辣的东西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