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便血是怎么回事?
血液从肛门排出,粪便颜色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黑便),均称为便血。便血是儿童众多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症状,其原因很多,多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特别是结肠与直肠病变的出血,亦可见于上消化道出血。便血只是一个症状,并非一种疾病。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常见肛肠疾病引起的儿童便血。
肛裂
多见于两岁左右的婴幼儿。便血特点为肛门有点滴鲜血。同时伴有排便痛,当孩子解大便时就会哭闹不安,大便干硬。引起肛裂的原因有许多种,如先天性肛门狭窄、排干硬大便时撕裂肛门,以及肛门损伤或感染。肛裂若处理不当,则可产生肛瘘。治疗肛裂,一般要经常清洗肛门,保持肛周清洁并涂搽润滑药物,以及多吃油性易消化食物。
痔疮
为内痔出血,多在便后,无疼痛,血多附于大便上,色鲜红。小儿痔的发病率虽低,便血亦少,但痔为肛肠最常见疾病,所以在临床中还是不容忽视的。
直肠息肉
便血是直肠息肉最常见的症状,多同见于3~6岁儿童,多在大便擦伤及息肉蒂断裂时引起出血。血量多少不定,色鲜红,不与大便混合,无痛感。
急性肠套叠
肠套叠是婴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见于两岁以内,尤其是4-10个月婴儿。便血特点为果酱样大便。
儿童的健康牵动着家长的心,一旦出现儿童便血,不要恐慌,医院检查,以免耽误儿童的病情。
作者:辛学知、李雅琦
来源:辛学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