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出血源于湿毒内积,如何改善便血

梁细凤主治中医师

便血指血从肛门下泄,包括粪便带血或单纯下血的症状。宋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曰:“病者大便下血,或清或浊,或鲜或黑,或在便前或在便后,或与泄物并下……”。脾虚不能统摄、湿毒下注大肠而损伤阴络、都有可能导致便血的症状。什么是湿毒?生活中如何排解湿毒,减少便血?

湿毒太盛,易引起便血

湿毒是指湿气郁积日久成毒,可积聚在身体多个部位。当湿毒积于肠而下注,可致“湿毒便血”,症见粪便有血水,或便血而色紫暗黑,但没有肚痛的症状;假如湿毒下注,积在皮肤,则小腿部位容易生疮痈,称为“湿毒流注“,症见疮形平塌,根脚漫肿,包青或紫黑,溃破后脓水浸渍蔓延,久不收口。

要排解湿毒,减少便血,可以从食疗入手,一些水果对于便血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便血患者应该怎样调理身体

治疗便秘,在于去除体内湿毒,中医认为,红豆、薏米、白扁豆、冬瓜、莴笋、苹果、萝卜、山药等食材都有祛湿的作用。此外,由便秘导致的痔疮,也会引起便血的情况,所以便血者也要多吃高纤维的食物以增加肠胃蠕动,促进排便,比如五谷杂粮和绿叶蔬菜等都有较高的膳食纤维,对肠胃很有益处。

最后,出现便血后,患者最要做的就是注意休息,调整作息时间。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可使病人减少精神和体力负担,尤其睡前要精神放松,保证睡眠效果。这样能有效的缓解病情给身体造成的损害。

医生推荐

梁细凤

主治中医师

诊治科目:肛肠科、中医内科

专业特长:擅长治疗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胃肠病及女性乳腺病等。尤其擅长运用中西医治疗肛肠病、痔疮、肛裂、肛周炎、慢性结肠炎、顽固性便秘等肛肠病。

出诊时间:星期二上午

针对近年便秘、炎症性肠病病人逐年递增的情况,为满足患者需求,我馆特设肛肠专科,由梁细凤主治医师主诊,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普通外科疾病,特别对痔疮、肛瘘、肛裂、肛周炎、慢性结肠炎、顽固性便秘等肛肠疾病,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疗效显著,帮助广大患者脱离因肛肠疾病带来的困扰。

执行编辑:徐长卿

主审:芳草

文中插图来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watery.com/glcx/69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