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有种难以启齿的痛,在那些不可描述的日

在经历十月怀胎后,终于顺利把宝宝带到这个世界上,不少宝妈感慨:“终于把肚子里的货卸下来了!”

但是,不少宝妈在想着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结果又遇上一个大难题:产后便秘。

据《流行病学》调查统计,约有40%的产妇在产后一个月内出现便秘的情况。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产后便秘可以说是常见的产后问题之一,若不引起足够的重视,易引发痔疮、肛裂,严重时甚至还会影响宝宝的健康,增加乳腺癌患病率。

不过,各位宝妈不要惊慌,产后便秘其实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避免改善。

下面不妨跟着小编先来了解一下,导致产后便秘的原因都有哪些?

关于产后便秘的原因

//饮食不合理

导致产后便秘的最大原因就是摄入过量蛋白质和脂肪,缺乏纤维食品,尤其缺少粗纤维素,从而使体内菌群失衡,对肠道蠕动的刺激减少了。

切忌在产后补充过量大鱼大肉~

//肠胃功能变弱

因胎儿过重或过大,分娩时间延长,压迫盆底肌肉造成肛周水肿充血致便秘,产后又大量进补营养品,瓜果蔬菜进食少,肠道蠕动减慢,肠内容物停留时间过久,大便水分被大量吸收。

//盆底肌松弛

很多妈妈就一直说,想大便时也使不上劲,怎么都排不出来。这是因为在分娩时,掌管尿道、阴道和肛门开关的盆底肌被子宫胀松,从而导致部分肌肉纤维断裂而收缩无力,致使腹压减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加上体质虚弱,不能依靠腹压协助排便,从而导致排便困难。

产后便秘的危害

//对产妇伤口恢复有影响

产后便秘可导致腹胀、腹内压急剧增加,不利于产妇创口的愈合。

//导致情绪失控

影响产妇情绪状态、睡眠质量,从而增加焦虑、不适感,而不良情绪则会加重便秘,由此产生恶性循环。

//导致其他疾病并发

严重还会妨碍子宫收缩,增加阴道流血量,引起会阴切口或剖腹产创口破裂,导致痔疮、脱肛等肛肠疾病的发生,给产妇生活质量、身体康复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

4招搞定产后妈妈便秘问题

//尽早下床活动

根据医生指导尽早下床活动,不仅可以排出恶露,预防血栓,促进盆底肌恢复张力,还可以帮助肠道恢复蠕动,以避免便秘的发生。

顺产产妇:

一般情况下产后8~12小时内可以起床轻微活动,产后第2天可以下床适当活动。

剖腹产产妇:

一般情况下术后8小时可以在床上翻身活动,术后第2天尿管拔除后可以下床适当活动。(如有特殊情况,应谨遵医嘱。)

//多补充水分

多补充水分不仅可以帮助唤醒胃肠道功能,还能促进肠道蠕动,进而帮助大便排出。

提醒:

产妇最好在每天早起后,饮用一杯温开水,以促进大便排出。

(图片来源于网络)

//调整饮食

产后饮食一定要清淡,切忌吃辛辣、过冷过凉的食物,不可饮酒。膳食一定要均衡,特别是新鲜蔬菜和水果,其中包含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起到促消化、润肠道、助排便的作用。

//产后按摩改善

产后便秘是由血虚肠燥、阴虚火旺、气血亏虚引起,通过专业的产后按摩,可以提升人体阳气、调和气血、调节肠胃功能。

产后如果经过适当运动,养成固定排便习惯,改善饮食结构等,便秘症状未见明显缓解时,那就需要通过一些专业的产后护理帮助我们调理身体,恢复健康。

备注: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作品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直接联系小编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watery.com/glcx/6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