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贴不是所有便血都是ldquo痔疮

不忘医者初心牢记健康使命

第六届

全国文明单位

近期,笔者医生(医院普通外科胃肠肛肠病区张洪印副主任医师)门诊收治了一名因“痔疮便血”来津就诊的外地男性患者,年龄只有27岁,经进一步诊疗确定为晚期直肠癌,医生感到十分惋惜......

该病人因为间断便血1医院经简单体检后做了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手术),手术后1个月仍然便血,并且出现排便不畅症状,经人介绍来津就诊于笔者门诊。笔者医生在门诊为病人进行了常规直肠指诊(指肛检查),距离肛门约5cm触及到质地较硬的肿瘤,占据肠腔一周,活动度极差,立即安排住院。

住院后,为其结肠镜检查发现直肠下段肿瘤伴有出血,瘤体下缘距离肛门只有5cm,肠腔狭窄,普通肠镜难以通过,更换镜身较细的胃镜才勉强通过狭窄的肠腔。组织活检病理报告直肠腺癌,活检组织中可见大量坏死细胞。化验检查显示病人贫血。再经过详细的腹部CT以及核磁检查发现肿瘤已经侵出肠腔,形成了周围侵犯,淋巴结出现转移,错过了手术时机,只能进行姑息治疗了。27岁,还是花样的年纪,就已经恶化到晚期直肠癌了,令人十分惋惜。

笔者医生门诊经常遇到看“痔疮”的病人提出质疑:“只是大便带血或者便潜血阳性为什么就得做肠镜?”“就是犯痔疮,为什么让我做肠镜?”“岁数不大,为什么要做肠镜?”“化验检查,彩超,CT,核磁能不能代替肠镜?”很多人认为便血就是痔疮,这种观念是极其错误的。便血是痔疮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可也是直肠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便血≠痔疮,更要命的是便血>痔疮。痔疮不会引起直肠癌,但是痔疮可以同时伴发直肠癌甚至掩盖直肠癌的临床表现。

此例病人耽误了足足一年的时间,如果在发生便血的最初时间进行直肠指检或者肠镜检查,就能发现直肠癌甚至更早的直肠息肉,就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直肠癌镜下图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大肠癌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目前整体发病率已经接近胃癌的发病水平。其中直肠癌发病率升高尤其明显,有数据显示约80%的直肠癌门诊指诊就能发现。预防大肠肿瘤要做到戒烟酒,控制体重,减少红肉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等膳食纤维摄入,加强体育锻炼。建议年龄超过四十岁者常规行结肠镜检查。一旦出现便血症状,除了常规的直肠指检,一定要进行结肠镜检查。一旦发现大肠癌也不必恐慌,选择专业的医师进行规范化的治疗,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简介:张洪印,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师,胃肠肛肠外科科干事。专业擅长胃肠外科,尤其胃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的开放及腹腔镜微创根治性手术及规范化治疗;胃镜结肠镜的精细检查及息肉电切、早癌切除等内镜下治疗;阑尾炎、消化道穿孔、肠梗阻等急腹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腹外疝的手术治疗;痔、肛瘘、肛裂、炎症性肠病、便秘等肛肠疾病的治疗。每周五上午门诊。

文稿/张洪印

编辑整理/王树云

图片/张洪印.孙玉成

审核/王敏

排版/王树云




转载请注明:http://www.swatery.com/glcx/70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