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露出冰山一角,形成了一个新趋势

房地产市场的风吹草动,往往就被人为放大解读,比如在上半年,多个城市出现了所谓的抢房潮,有的地方全款买房甚至都得托关系,有的城市去年还蔓延土地流拍潮,今年一个月的时间,都诞生好几个地王。

因此,不少人将其视为楼市回暖的信号,并以偏概全的认为,楼市如同年那样,正处于大涨前夜。

事实果真如此吗?笔者不这么看,要知道,房地产市场体量非常庞大,可供参考的细节也很多,我们不妨看一个关键的数据表现如何:房企拿地面积。

数据显示,1-4月开发商土地购置面积增速-33.8%,相比于前值降幅扩大了0.8个百分点,拿地的积极性在下降。

下跌33.8%是什么概念?相当于过去拿地的面积下降了将近一半之多,这就形成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购房者为了抢房还在往楼市里冲,开发商却打起了“退堂鼓”。

其实,这只是楼市露出的“冰山一角”罢了,从这个数据中,更能看出已经形成的一个新趋势。

为什么房企过去几年业绩增速动辄就是70%以上?有的龙头房企,甚至在几年时间内扩张几倍乃至十倍的体量?

答案就是高周转,快速拿地,快速卖出,快速扩张地盘。

但现在我们看到的冰山一角是什么?是房企集体“哑火”了,他们不敢再用以前那么激进的手段去扩张。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年1-4月房屋竣工面积增速已经跌到了-10.3%,而住宅竣工面积增速跌幅达到了-7.5%。

这更能说明一个问题,房企不光不敢拿地了,以前拿地价格太高,现在不敢入市,交房都成了问题!

这就是楼市已经形成的新趋势,开发商再也回不去以前光鲜的日子了,只能守着自己已经拿过地的项目,慢慢的把竣工面积提上来,争取能多交点房子。

对购房者来说,其实应对的方法也很简单,在下半年,安静的做个看客。

这个结论其实挺容易理解的,房企都开始在三四线城市有序撤退了,购房者还争着入市,又有什么意义呢?尤其是在四月和五月份,各地加码调控的情况下,又是提高公积金门槛,又是限售的,这个时候,当“孤胆英雄”的滋味,可不好受。

当然,看客并不意味着冷眼旁观,对于人口流入充足,具备资源集聚效应的城市来说,楼市依然会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只是对于大部分人、大部分城市来说,并没有这样的能力和禀赋,也不值得再掏空财力去“押注”。




转载请注明:http://www.swatery.com/glss/105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