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连云港,有这样一个小岛。
它四面环海,整体形状就像个大馒头,岛屿的面积也十分狭窄,仅仅只有0.平方公里。但这是这么一座其貌不扬的小岛,却有着一段感人励志的故事。这就是其闻名全国的开山岛。说起开山岛,那就不得不提将开山岛带到大家眼前的王继才夫妻。
开山岛伫立在海水中央,岛上也没有任何的淡水资源,杂草丛生,奇石嶙峋。呼啸的海风扑面而来,让人脸似刀割,一般的人在岛上根本待不住,但是有一对夫妻却将这个小岛当做了自己的家。年,随着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播出,一对上榜的夫妻让大家记忆深刻,她们的上榜理由里面写着夫妻二人不畏艰苦驻守在国家重要的战略位置,一守就是整整32年。
更让人诧异的是,环境如此艰苦,王继才夫妻的年薪仅仅只有五千块。
而在夜里,王继才往往需要靠喝酒来给自己壮壮胆才敢入睡。那么如此艰苦的条件,王继才夫妻怎么会来到岛上成为守岛人,她们又是怎么能经受住这32年的艰苦生活的?
王继才夫妻年,王继才出生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的一个普通家庭里。
此时新中国刚成立十几年,各方面的发展还在摸索着起步阶段,加上战争的不断消耗,全国上下百废待兴,百姓们吃不饱是常有的事。
虽然条件不像战争时代那么艰苦,但是王继才小时候也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但即使如此,对于这个刚成立的新中国,每个人都抱有极大的期望。
在王继才小学时候,老师曾经在他们班播放了一部影片《冰山上的来客》。影片展现了边防战士的英勇无畏和为了国家敢于奉献和牺牲的精神,让小小的王继才内心深受震撼。
受到影片的影响,边防战士这几个字在王继才心里生根发芽,从那以后,他许的生日愿望就是成为一名光荣的边疆战士。
长大之后的王继才,成为了民兵队伍里的一员。在队伍里,他刻苦训练,为的就是有一天能够像《冰山上的来客》里的边疆战士那样,为了伟大的祖国而奉献自己。
而他的妻子是镇上的小学老师,经人介绍与王继才相识,两人的第一面就互相吸引,然而当时的王继才觉得自己一穷二白,配不上身为小学老师的王仕花。
还是王仕花主动联系他,跟他去见了家长,两人这才定了下来。对于彼此的工作,两人都给予对方最大程度的包容和理解。
每当王继才去出任务时,王仕花就需要独自一人操劳家里的家务,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然而她从来都是任劳任怨,没有跟任何人抱怨过自己的苦。
成为民兵的王继才积极的完成各种任务,在一众民兵中脱颖而出,多次荣获“优秀标兵”的荣誉。而妻子王仕花的工作也即将转正。
之后女儿的到来,更是让这个小家显得格外的温馨和有爱。虽然没有百万存款,可是夫妻俩的小日子过的也是幸福美满。
某一天,王继才跟妻子说自己跟往常一样去出任务,可能晚两天才回家。
起初王仕花也没在意,毕竟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然而她独自带着孩子过了一个星期,也没见王继才有半点要回来的迹象。
以往王继才最多也就两三天就回家了,可是这一次坐等又等,等了一个多星期还不见王继才有半点要回来的迹象,焦急的王仕花直接带着孩子来到了王继才夫妻的单位要人。
在战友们的解释下,她才知道自己的丈夫居然瞒着自己跑去了开山岛驻守。
只要是本地人,多多少少都会对它有所了解。开山岛就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屿,上面没吃的也没喝的,生活环境极为恶劣,去开山岛驻守那无异于就是去坐牢。
王继才一个人不声不响的跑到开山岛,这让王仕花又气又无奈,但是人都已经去了,也没办法再将他喊回来。
岛上环境开山岛虽然小,然而它仍然是不能忽视的国防战略。年,日军想要攻占江苏,首先抢夺占领的就是灌云这个开山岛。因此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实在王继才之前,已经先后有不少的民兵前去开山岛驻守过,然而他们当中最长的也就在岛上生活了13一天,短的当时就跟着渔船原路返回了。
原因无他,就是因为岛上的生活环境太恶劣,普通人很难在这里长久的生活下去。
眼看没有人愿意去开山岛驻守,然而又不能放任开山岛不管,于是在年的7月份,灌云县人武部的王长杰找到了当时担任芦河村民兵营长的王继才。
在王长杰眼里,王继才满腔热血,工作认真,对于国家的荣誉感看得很重,是去开山岛驻守的不二人选。
王长杰对王继才说:“继才,开山岛需要有人去驻守。”
听到这个消息,其他前去驻守过的人纷纷劝他不要去,详细的跟他描述岛上生活是多么的艰苦。然而王继才明白开山岛的重要性,再想到自己小时候许过的愿望和立下的誓言,对于王长杰眼里的信任,王继才毫不犹豫的接受了这个任务。因为怕妻子担心,回到家的王继才没有告诉妻子真相,只是模糊的说自己要去出一个任务。
即使上岛之前王继才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是登上开山岛后,王继才还是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
岛上四周全是礁岩怪石,没有高大的树木丛林,只有杂草丛生,唯一好一点的,就是之前已经有人在岛上修建过几间营房,可以供他居住。
趁着天还亮着,王继才快速查看了一下岛上的环境,一路走来,他发现了不少的蛇虫鼠蚁,有些虫子,就连他都不知道是什么种类。更可怕的是,王继才发现岛上还有水蛇的痕迹。
当时岛上还没有通电,夜晚也没有什么娱乐措施,一到晚上,王继才只能摸黑上床。之后好几次,他半夜起来上厕所,都差点被台阶所绊倒。
来到岛上第一晚,听着海浪不断拍打岸边的哗哗声,以及风吹过窗户的呼啸声,王继才翻来覆去也睡不着。
想到白天发现的水蛇的身影,他怕自己一旦入睡,不能及时的发现蛇爬进屋子里面来,但是因此白天又是坐船又是查看情况,忙活了一天的身体疲惫不堪,王继才最终还是熬不住睡了过去。
等到第二天,王继才一觉醒来,发现身上不对劲,一番检查后,不出所料,身上全是被叮咬过的痕迹。这些叮咬让他身上瘙痒无比,但是因为没有提前准备相关的药物,他也只能强行忍着。第二天的晚上,王继才掏出了自己上岛前特意带来的酒,想着害怕的时候喝两口,既能壮胆,又能让自己的体温在夜里升高点保持暖和。
直到过了一个星期,王继才才算是真正的适应了在岛上的生活。
但是人是群居生活,荒无人烟的岛上,王继才很快就碰到了自己的第二个难题,孤独。
没有动物的陪伴,也没有任何人可以说话,独自一人的王继才对这种生活感到无聊和厌倦。心里对于家庭的思念也是与日俱增。
每当他想起家里可爱的女儿和温柔贤惠的妻子,就会默默的将妻子的照片拿出来睹物思人。等到实在忍不住,他才会偶尔的跟妻子联系一下,因为怕自己一听到妻子的声音,就会控制不住自己想要回家的念头。
对于妻子的担心,王继才总是报喜不报忧,说自己在岛上生活的很好,开山岛没有其他人说的那么可怕,在这上面也有吃有喝的,让王仕花在家好好的工作,不用担心他。
十几年的夫妻,对于王继才嘴里说的,王仕花一听就知道他没有跟自己说实话,相反,他很可能过着与他所说的截然不同的生活。
夫妻坚持守岛一个月后,王继才也就免疫岛上的蛇虫鼠蚁叮咬,也习惯了自己在这里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
有一天,他正在如往常一般在岛上巡逻,突然发现一艘渔船正缓缓的向西南的码头靠近。船上的人下来后,他才发现自己的妻子带着女儿一起来看他了。
一见到王继才,王仕花就红了眼眶。才来到岛上不过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王继才的身上已经布满了蚊虫叮咬的痕迹不说,整个人也被太阳晒得脱了层皮。
王继才将身上的灰尘抖了抖,才一边接过女儿抱着,一边问妻子怎么会突然来到岛上。王仕花说:“我无时无刻不在担心你,就去你们单位求了营长,让我来见见你,营长派人把我送过来的。”王仕花一边说着,一边不断观察岛上的环境,发现这里果然像其他人说的那样十分艰苦。她悄悄的跟王继才商量:“这里实在不是人住的地方,你这次跟我一起回去,我们去跟领导求求情,让他再重新派别人来这里驻守吧。”王仕花本以为自己都这么说了,王继才能够考虑一下跟自己回去,然而本来还高高兴兴的王继才,一听到妻子的话就炸了毛:“要回去你自己回去,我已经接了这个任务,就必须要坚持到底,绝不可能和你一起回去。”
王继才的不知好歹让王仕花气个半死,但是又拿犟脾气的丈夫没办法,带着女儿在这里住了一晚,母女两就匆匆跟王继才道了别。
回去后的王仕花,想起独自在岛上的丈夫和岛上艰苦的生活环境,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她要去岛上陪伴王继才。
很快,王仕花辞掉自己教师的工作,将女儿交给了婆婆,又带着大包小包,再次返回了开山岛。看到妻子再次返回,王继才说她胡闹,劝她赶紧回去。
但是王仕花也十分坚决,工作都辞了,家里也安排好了,除非王继才跟她一起回去,否则她就不离开这里。
王仕花的到来让王继才心里踏实了许多。她带来了许多的种子,在泥土贫瘠的小岛上,硬是开辟出了属于自己的小菜园子,让两人能吃到新鲜的蔬菜。虽然一开始,她也不习惯整夜听着海浪拍打的声音,也会被岛上奇形怪状的虫子给吓到,但是时间一长,她的胆子也慢慢变得大了起来。
当王继才有事不在的时候,王仕花一个人在岛上也能接过王继才的担子,巡逻、写日志、观察过往船只,丝毫不比王继才逊色。
当王仕花告诉王继才自己又怀孕的时候,王继才心里五味陈杂。一方面为这个小生命的到来惊喜,另一面又觉得自己对不起妻子,让她怀着孕还要跟着自己吃苦受罪。
年,王仕花即将临盆,然而当时的王继才为了任医院待产,等到想起来时候,海上因为突然刮来的大风,没有办法航行。迫不得已,王仕花只能留在开山岛独自生产。等到王仕花艰难的生下一个大胖小子,听着儿子的啼哭声,王继才心里第一次有了离开开山岛的念头,他觉得自己不能再让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跟着一起吃苦了,于是向领导递交了申请。
但是他们天不如人愿,之前的领导因为身体疾病去世了,听闻这个消息的夫妻两人,还是决定继续坚守开山岛。
这一留就是整整32年。
32年里,她们每天都会在小小的空地上举行升旗仪式。五星红旗鲜艳的红色,犹如两人这一腔炽热的爱国之心。
年,王继才在岛上突发疾病,没能及时得到救治,永远的留在了开山岛。
王继才去世后,王仕花也拒绝了领导让她回家休养的好意,带着丈夫的遗愿继续坚守在开山岛。他们这种无私的精神被央视宣传,感动了很多士兵争相报名自愿守护开山岛。
我们常说,那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面对人人都不愿意去的开山岛,王继才夫妻一守就是32年,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是值得每个人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