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中草药
莪术,又名绿姜、姜七、山姜黄、蓝心姜、黑心姜、蒁药,为姜科,姜黄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株高约1米;根茎圆柱形,肉质,具樟脑般香味,淡黄色或白色;根细长或末端膨大成块根。莪术多栽培或野生于林荫下,对生态环境要求比较严格,适宜种植区域狭窄,土壤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上层疏松肥沃、下层紧密为好。,原产于印度和印尼,约六世纪时由阿拉伯人引入欧洲,现在中国为姜科植物蓬莪术、广西莪术,或温郁金的干燥根茎。后者习称“温莪术”。莪术根茎可供药用,主治气血凝滞、心腹胀痛、症瘕、宿食不消等,性味辛、苦,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积散结、破血祛瘀、癥瘕痞块;胸痹心痛,消食化积的作用。
用法用量:内服:6-9看,煎服。醋制加强止痛之功。
禁忌:月经过多和孕妇忌用。
采收和储藏:12月中、下旬,地上部分枯萎时,挖掘根部,除去根茎上的泥土,洗净,置锅里蒸或煮约15min,晒干或烘干,撞去须根即成。也可将根茎放入清水中浸泡,捞起,沥干水,润透,切薄片,晒干或烘干。
炮制方法
1.1.《本草图经》:“削去粗皮,蒸熟暴干用""用时热灰火中煨令透熟,乘热入臼中捣之,即碎如粉。”
1.2.《博济方》:“捣为末。”
1.3.《朱氏集验方》:“去皮切片。”
1.4.《卫生宝鉴》:“铡开捣细。”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个分开,洗净,润透或置笼屉内蒸软后切薄片,干燥。生品行气止痛,破血祛瘀力甚。
醋莪术
2.1.《雷公炮炙论》:“凡使,于砂盆中用醋磨令尽然后于火畔吸令干,重筛过用。”
2.2.《校注妇人良方》:“醋浸炒。”
2.3.《普济方》:“醋煮,切片,焙干,为末。”
2.4.《幼幼集成》:“去毛,醋浸,煨熟。”现行,取净莪术置锅中,加米醋与适量水浸没,煮至醋液被吸尽,切开无白心时,取出稍晾,切厚片,干燥。每莪术kg用米醋20kg。醋炙后主入肝经血分,增强散瘀止痛的作用。
酒莪术
3.1.《开宝本单》:“酒研服之。”
3.2.《丹溪心法》:“酒洗,炒。”现行,取净莪术片,置锅内,用微火加热,炒热后,均匀喷入酒,继续炒干,取出晾凉。每莪术片0.5kg,用酒0.06kg。
饮片性状:莪术为类圆形或椭圆形薄片,表面黄绿色或棕褐色,有黄白色的内皮层环纹及淡黄棕色的点状维管束。周边灰黄色或棕黄色。气微香,味微苦而辛。醋莪术形如莪术片,色泽较黯,微黄色,偶有焦斑,角质状,具蜡样光泽,质坚脆,略有醋气。酒莪术形如莪术片,色泽略深,微有酒气。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蛀。醋莪术、酒莪术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1.山豆根莪术汤
原料:山豆根、山慈姑、土茯苓、金银花、连翘、虎杖、焦栀子、半枝莲、浙贝母、三棱、莪术、丹参、赤芍、穿山甲、土鳖虫、党参、黄芪、焦三仙各10克。
水煎取药汁/每日1剂,分2次服用/益气活血,解毒散结/胃癌
2.化积兔肉煲
原料:三棱6克,莪术5克,枸杞子15克,黑木耳30克,香菇40克,兔肉克。
制作:先把黑木耳、香菇,用温水泡发、洗净,并去杂质;兔肉,切块后,放入锅中煮沸,去浮沫;三棱、莪术用纱布包成药包;枸杞子,温水浸泡15分钟。沙锅中放入药包、兔肉块、香菇、黑木耳、料酒、盐、胡椒等,用中火煲1小时,捞去药包,加入味精、枸杞子,再煲15分钟,即可食用。
吃肉喝汤/补益肝肾,化瘀散积/子宫肌瘤患者月经不调者
附录选方
1、肝癌莪术:三棱各9克,郁金12克,重楼、石打穿各30克水煎服,日1剂。能缓解肝区疼痛等临床症状,使肝块大缩小,病情明显好转。
2、宫颈癌莪术:注射液10~30毫升,局部病灶注射可用扁桃体注射器将针头插入病灶组织,由浅入深半药液均匀地送入病灶基阍层,以药液不漏出为度,每日注射1次。继续一段时间的治疗,病灶组织出现坏死、脱落,迄局部组织不再发生坏死,仅仅是红肿炎症样反应,组织松软,接触不出血,即可停药观察,约1周左右,待红肿炎症样反应消失,新生上皮复生,可进行病理复查。早期患者平均用药3个月左右,晚期患者平均治疗6个月左右,可见局部肿瘤消退,病理检查不见癌细胞,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或基本消失。
3、外阴癌、阴茎癌:莪术、三棱、菊花、海藻、党参、黄芪、银花、山豆根、漏芦各30克,熟大黄4.5克,紫草、黄连各7.5克,制马钱子、山慈姑、制蜈蚣各15克,重楼、马蔺子各22.5克共研细末,黄醋0克泛制为菊藻丸,梧子大,每服10克,日2~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另以莪术1:1注射液10毫升,对癌灶作局部注入,每日1次,继续至组织坏死脱落,活体检查无癌细胞,再撒以红丹促其生肌收口,亦可视情况结合手术与放射治疗。
4、卵巢癌:莪术、地龙、昆布、橘核、桃仁各15克,红花3克,庶虫、川楝子、小茴香各9克,党参12克,薏苡仁30克,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60克水煎3次分服,日1剂。宜于是期者。可使胀痛等压迫症状缓解,出血停止,瘤体缩小。
5、乳腺癌:莪术、三棱、丹参、黄精、白花蛇、僵蚕、青黛各15克,鳖甲30克,干蟾蜍1枚共研细末,水泛为延中丸,梧子大,赭石为衣,每服6克,日3次。可使癌肿消散。早期者可获痊愈。亦治肝癌与白血病。
6、甲状腺癌:莪术,黄药子各30克,山慈姑9克水煎服,日1剂。可使压迫症状缓解,肿瘤软缩。血管瘤莪术、三棱、丹参、乳香、没药、虻虫各30克,骨碎补,龙骨、牡蛎、续断、黄精、海藻、昆布、狗脊、桑寄生、忍冬藤、橘络各60克,杜仲、石斛、夏枯草各90克,蜈蚣15条水煎3次,合并3次煎液蒸发浓缩,冲蜂蜜至全量为克,每服50毫升,日3次。可使肿瘤消退。对广泛性生长者,亦可结合放射疗法。
7、白血病:莪术、丹参各15克,当归、赤芍,红花、三棱、地鳖虫、炮甲片各9克水煎服,日1剂。另以活蟾蜍皮外敷肝脾肿大处,每日一换。能使诸症缓解,肝脾软缩,延长生命。
8、食管癌:莪术、当归、生牡蛎各15克,吴茱萸、乌药、甘草各6克,炒苏子、焦槟榔、青皮、三棱、清半夏、姜黄各9克,干蟾蜍2个水煎服,日1剂。另配服全蝎酒,日服30毫升。一般服药30剂疼痛消失,服余剂后病灶消退,吞咽顺利。
9、胃癌:莪术、昆布、海藻各15克,三棱、枳实各12克,水蛭24克,银花90克,蜈蚣5条水煎3次,将煎液合并蒸发浓缩,调白糖使全量约毫升,每服50毫升,日3次。能使肿瘤软缩,消化道症状缓解,饮食好转。
10、直肠癌:莪术、黄毛耳草各30克,地榆、槐花各15克,山慈姑9克水煎服,日1剂。能使粘性血便逐渐减少,梗阻症状缓解,肿物缩小。亦治肛管癌。
11、膀胱癌:莪术、三棱各12克,青皮、桔梗、藿香、香附、甘草各6克,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3次分服。可使膀胱刺激症状解除,肿瘤缩小。亦宜于采用电烧术或手术切除。
12、破淤消肿,用于淤积肿胀:经淤肿胀莪术(醋炒)、三棱(醋炒)各30克,牛膝、红花、苏木各15克研末,为莪术散。每服30克,水煎,空腹服。宜于血淤气滞、经闭肿胀者。积聚胀满莪术、三棱、枳壳各9克,木香、丁香、茴香、青皮、川楝、朱砂各6克为末,炼蜜和为香棱丸,梧子大,每服9克,日3服,温开水送。宜于气聚血淤、瘕积聚。肝脾肿大鲜莪术适量捣烂,加酒加热,外敷肿处。跌打淤肿莪术、三棱各12克,红花、赤芍、香附各6克水煎服。药渣用黄酒适量炒热外敷。
13、行滞缓痛,用于滞郁气痛:气滞满痛莪术(煨)、砂仁各60克,益知仁(炒)克,甘松(炒)克,丁香皮、甘草(炒)各60克研末,水浸蒸饼制为小七香丸,梧子大。每服9克,日3服,用乌药9克,煎汤分送。
1.门脉性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莪术、川芎、炒三棱、炒桃仁、土元各9克,丹参30克,当归15克,柴胡、陈皮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2.肝硬化腹水:莪术、川朴、三棱各6克,鳖甲、小蓟、瞿麦各30克,车前子20克,茯苓、大腹皮各12克,泽泻18克,赤芍10克,桃仁9克,葫芦半个,水煎服,每日1剂。
3.慢性胆道感染:莪术、柴胡、白芍各12克,青皮10克,太子参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4.血吸虫病合并肝(脾)肿大:蓬莪术、苏木、当归、乌药、西党参、白术、云茯各12克,法半夏10克,甘草6克,每剂浓煎2次分服,每日1剂。
5.特发性浮肿:莪术、防风、三棱、制附片各10克,黄芪、车前子各15克,郁金12克,淮山药13克,甘草6克,云苓皮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傳承華夏文明,弘揚道教文化,改變人生的運程,鑲災解厄、祖師垂佑、益財增福、道力加持、福壽祺康、事事如意!道教的弘揚離不開您的支持與鼓勵,福生無量!
?玄機增運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