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健康护理是很重要的,在孩子很小不能大小便自理的时候爸爸妈妈都会给宝宝把尿,就是帮助宝宝解决小便问题,但是给宝宝把尿的那些事你了解多少呢一起来看看吧。
小编说:把尿的好处与坏处都有哪些呢?
好处:
提升亲子联系
虽然对把尿这件事还没有多少科学研究,但支持给宝宝把尿的人认为:把尿能提升亲子联系。因为你为了给宝宝把尿,要频繁观察宝宝要排便的迹象。
这会让你更加了解他的需求,从而让你和宝宝之间的亲子联系更加紧密。而且有的妈妈为了晚上给宝宝把尿,会让宝宝跟自己睡在同一张大床上。
让宝宝更舒服
把尿会让宝宝更舒服。宝宝尿湿或便污尿布后,往往会哭闹,就是用纸尿裤有时也会这样。而且,不戴尿布,宝宝就很少会长尿布疹。
培养宝宝独立意识
培养宝宝的自我独立意识。随着宝宝大动作技能的提高,当他会爬或会走了之后,你更容易鼓励他自己到尿盆那儿去,或是“用大宝宝的马桶”,而不是每天为换尿布的事跟他斗争好几次。
减少资源浪费
全球范围内,垃圾填埋场每年要堆积万吨的废弃纸尿裤。减少传统布尿布的使用,同样对环境有益,因为清洗棉布尿布也需要能源。减少尿布的使用不仅可以保护地球,同时还能为你节约开支。
坏处:
把尿耗费时间和精力
支持把尿的人也认为:妈妈不必一天24小时都给宝宝把尿,可以在白天不外出的时候给宝宝把尿,其他时间给宝宝用尿布。但是这可能会让宝宝感到混乱。
事实上,妈妈越是始终一致地坚持给宝宝把尿,妈妈成功的几率就越高。如果妈妈已经重新上班了,家里请了保姆,你得说服保姆能够坚持给宝宝把尿。所以无论如何,妈妈都得为此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
宝宝可能还没准备好
专家说,宝宝在12个月大之前,无法控制自己的膀胱和排便机制而且在18个月大之前,也才只有一点点的自控能力。虽然每个宝宝都是不同的。
但是,在满18个月大之前,大多数宝宝都无法自己有意识地上厕所,无法告知妈妈排便需求。
宝宝可能会抗拒
给宝宝把尿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有的宝宝这几周配合把尿,过两周却频频尿裤子;有的宝宝排便之前不给妈妈信号;也有的宝宝反抗把尿,甚至几天不排便。
对1岁以下的孩子进行把尿训练,如果掌握的时间不对,很容易引起孩子抗拒,反而给以后的如厕训练带来困难。
宝宝可能会失误
如果妈妈给宝宝把尿不戴尿布,那宝宝可能会经常尿裤子。有时宝宝可能不会给妈妈要排便的信号,妈妈也可能来不及给宝宝接尿。
虽然支持给宝宝把尿的人坚持说,这种方式总体来说要比用尿布更干净,不过妈妈可得随时准备好清洁用品和宝宝的换洗衣物。
宝宝身体可能受伤害
太早把尿,可能造成肛脱、肛裂、尿频。太早把尿,不仅不能帮孩子更早建立自主排尿功能,反而危害多多。
括约肌受损伤
由于把尿不容易掌握时机,把尿时间长了,孩子的肛门周围压力加大,会对娇嫩的肛门括约肌造成损伤。
脱肛、肛裂
局部频繁把便,婴儿会频繁用力,加上自身控制肛门括约肌的韧带相对松弛,非常容易造成直肠黏膜经肛门突出的现象,也就是脱肛。
脱肛又会造成宝宝排便时部分梗阻,增加排便费力程度,这又容易引发肛裂。
尿频
如果家长频繁地给孩子把尿,会让孩子对大人的指令产生条件反射尿尿,非膀胱充盈刺激括约肌而反射排尿,孩子由于缺乏憋尿的经历,其膀胱括约肌得不到锻炼,会导致膀胱容量小、憋不住尿,反而容易尿频。
那么到底给宝宝把尿好吗
我国家长都普遍认为,应从小为宝宝建立良好的习惯,把尿还能省掉纸尿片钱,因此半夜打断宝宝的睡眠,为宝宝把尿,也是值得的。而国外家长则更愿意顺其自然,让宝宝长大后再自然离开纸尿片。那么,给宝宝把尿好吗?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其实,两种做法都有道理。一方面,把尿是一种自然的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妈妈会发现,把尿方便、有效、环保,而且节约资源。
而另一方面,婴儿的生理和心理发育仍未足够成熟,无法有意识地自控排便,把尿即相当于家长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宝宝身上。因此,作为父母,你有权力决定任何一条道路。
只是,大部分宝宝在一岁半到两岁之间,膀胱才能发育得能憋住尿了,才能明白自己必须上厕所时的身体感觉信号,这时候才会告诉妈妈说“我想尿尿”。到那时,宝宝才真正准备好了,把尿训练也最好从那时开始。
小编总结:给宝宝把尿,不要太着急哦,一定要等到宝宝准备好了,到时候再把也来的及!趣味问答
六岁的小明总是喜欢把家里的闹钟整坏,妈妈为什么总是让不会修理钟表的爸爸代为修理?
想要知道答案,在消息中回复“修理”便知晓答案!
新生儿护理文章来源网络,我们只是为了分享有价值的内容,与商业利益无关,如文章内容、版权侵害到您的权益,请与我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如何从尿布观察新生儿粑粑是否健康?
Newbaby∣新生儿护理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