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腾冲,母子二人合伙捕捉“娃娃蛇”,在市场公然叫卖被逮捕,被判有期徒刑加罚款。专家:抓“国保”,最高判十年!“娃娃蛇”到底是什么动物?
今年1月,腾冲市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捕捞、贩卖“娃娃蛇”案,审判对象是当地的一对母子。两人因私下捕捉“娃娃蛇”并出售,被依法判罚,根据其犯罪证据,母亲被判有期徒刑6个月加罚款元,儿子被判拘役5个月,罚金元。
编辑
据了解,这对母子因听信他人所说“蛙蛙蛇是名贵的药材”,便产生了捞蛙蛙蛇赚钱的念头。民警巡逻时,两人正在市场上公然售卖蛙蛙蛇,卖出去4条,盆里还有31条,正好被抓了个现行。
所谓的“蛙蛙蛇”,其实就是红瘰[luǒ]疣[yóu]螈,一种蝾螈科两栖动物。它个头娇小,长度仅13-17厘米,身体为黑色,头、尾、四足是橘色,脊背上有一条橘色凸起带,两侧排列着两条凸起的橘色小圆点,外形极具特色。
编辑
红瘰疣螈常年栖息在阴湿环境中,幼时在水域内生长发育,长大后才到陆地生活。它们看着可爱呆萌,实则也是同体型中的高等猎食者,会捕食蚯蚓、蜈蚣、步行虫、蜗牛等为食,不怕毒物。
不过,它们在我国分布范围有限,主要集中在云南西部地区,由于民间盛传“吃蛙蛙蛇可以壮阳”,于是很多人都去野外捕捉,并将它们制作成干制品售卖。加上外观鲜艳靓丽,极具观赏性,因此也有人捕捉活体出售,用于饲养观赏。
但其实“壮阳”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中药材中有此功效的是蛤蚧,学名大壁虎,不是蛙蛙蛇。大壁虎是蜥蜴目壁虎科的品种,和蛙蛙蛇的关系相距甚远。只是它们的栖息地有所重合,生活习性也较为相似,因此才被人认错。
一般也很少有人知道娃娃蛇的“大名”,所以不法分子在交易时就会用“红蛤蚧[géjiè]”、“水蛤蚧”的称呼来代替。
年,红瘰疣螈就被认定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可当时人们的普法意识并不强,红瘰疣螈的数量并没有因此得到恢复,反而大量缩减。年,我国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中,云南只剩6万多条红瘰疣螈。
编辑
最令人震惊的是,在年,云南德宏梁河县,还发生了一起特大野生动物制品案,其中被查获的制品包含只红瘰疣螈。这比年统计的数量还多1倍,可见这场捕杀已经持续了好几年。
作为两栖类动物,它们本就面临栖息地破碎化所导致的繁殖问题,加上水体污染、环境破坏,以及人们大肆捕捉,蛙蛙蛇的生存环境已十分堪忧。
编辑
红瘰疣螈只是冰山一角,难道此时此刻就没有人在做着伤害野生动物的事吗?野生动物、人、自然环境本就是一体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人类一直在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为了私欲滥杀动物,破坏生态平衡,灾难来临时无人能独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