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他人留余裕,亦是给自己留尊严。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莫言曾分享过他笔名的深意。小时候,他常常因爱管闲事而惹麻烦,甚至因此受到母亲的责备。后来,他决定从事文学创作,并选择了“莫言”这一笔名,意在提醒自己要少言寡语,管住嘴巴。
其实,这不仅适用于言辞,更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过度干涉他人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正如《论语》所言,“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连自己都活得不够出色,又怎能去苛求别人呢?真正的成熟与智慧,在于管好自己,克制纠正他人的冲动。
0管好手,不指点别人莫言在成名后,经常收到读者请求他分享读书方法的信件。他在散文《杂谈读书》中回应道,读书如同穿衣吃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自己的指导可能会干扰他人的阅读体验。同时,他也提到自己从不指点女儿的功课,因为时代在变,自己的老方法可能不再适用。
莫言强调,无论是时代变迁导致经验过时,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都使得我们不应轻易指点他人。做人也是如此,用自己有限的经验去指导别人的人生,很可能会将对方引入歧途。因为每个人的幸福和苦衷都是独特的,我们未必能完全理解。
董宇辉在直播间也曾分享过一段自责的经历。他曾经基于自己的经验,建议弟弟辞去老家轻松但收入不高的工作,去一线城市历练。弟弟听从了他的建议,但在繁华的一线城市经历了两年的磨砺后,因生活节奏过快、工作能力不足而陷入困境,甚至交不起房租。董宇辉最后感慨道,我们狭隁的思想不足以指导别人的人生。
生活中,许多人常常会以自己的认知去为别人规划未来、指点江山。尽管这些建议可能是出于真心“为你好”,但往往忽略了对方的意愿、需求和适应性,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作家陈忠实也曾因“好心”指点而悔之不及。他收到一封来自农村的信件,信中附有一篇农村青年的文章。陈忠实看过后觉得文章平淡无奇,但还是鼓励他继续写作。然而,这位年轻人放弃农耕、全心投入写作后,却一生默默无名、穷困潦倒。陈忠实未曾料想,他的一次无心之举竟可能改变他人的一生。汪曾祺在《四方食事》中则告诫我们:有些食物,自己或许不爱吃,但不必因此去反对那些喜欢吃的人。毕竟,这世上无人能做到全知全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局限。即便是两段相似的人生轨迹,也未必适合不同的个体。因此,我们不应因自己的狭隁见解而误导他人的人生方向。让我们放下指点他人的手,减少无谓的干涉,多一份理解与包容。这样,于己是涵养的提升,于人则是慈悲的体现。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探讨如何做到“管好嘴,不评判他人”。乍一看,你是否误以为这是一个“NO”字?然而,当你调整视角,重新审视这张图片时,你会发现……它其实是个“YES”。事实上,这两张图展示的是同一个单词,然而不同的人却可能从中解读出不同的含义。一张图片,观察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内容就会截然不同。生活亦是如此,我们往往很难拥有全面的视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听闻和见解。以片面的视角去随意评价他人,无疑是对人的一种深刻伤害。
莫言的小说《红唇绿嘴》就曾讲述过这样一则故事。学校组织春耕活动,老师要求学生下田种水稻。其他同学都积极参与,唯有覃桂英一人站在田埂上犹豫不决。班主任李老师见状,严厉地催促她。覃桂英更加局促不安,却仍旧不肯脱鞋下地。李老师因此认定她矫揉造作,缺乏勤劳朴素的美德。在田里,李老师和其他同学开始嘲讽她,甚至当众脱下了她的鞋。这时,大家惊讶地发现她的双脚都是六趾。愧疚的李老师尽管道歉,却无法弥补对覃桂英造成的伤害。
心理学中的“晕轮效应”也解释了这一现象。当月亮被光环笼罩时,我们往往难以看清其真实的面貌。同样,我们也常常因为第一印象而片面地评价他人。然而,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冰山的一角,却忽略了海底的暗潮汹涌。因此,在面对他人时,我们应该保持克制,避免随意评价,这才是真正的修养。
0管好脚,不干扰旁人最近,网上流传着一个关于爬华山的帖子。一位博主在攀登过程中,遇到了一位挑夫,他肩扛着沉重的货物,在陡峭的阶梯上艰难前行。看着挑夫满头大汗,博主心生同情,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忙。挑夫礼貌地拒绝了,但博主误以为他是客气,于是便擅自将货物提起。这一举动打破了挑夫的行走节奏,导致他重重地摔倒在台阶上。尽管博主的初衷是好的,但从挑夫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帮助无疑是一种干扰。
史铁生曾言:“世上的一些事多是出于瞎操心,由瞎操心再演变为乱掺和。”在人际交往中,有时我们自以为是的热心肠,往往会打乱别人的步伐。就如同那位挑夫,他需要的并非是物质上的帮助,而是尊重和理解。
同样,在古代的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与山涛原本情投意合。然而,当嵇康因政治原因选择隐居时,山涛却认为他的才华不应被埋没。山涛擅自向皇帝举荐了嵇康,这一举动引起了嵇康的强烈不满。他写下了《与山巨源绝交书》,宣布与山涛断绝关系。这段深厚的友谊,就因为山涛的过度干涉而彻底破裂。
《偷影子的人》中有一句名言:“你不能干涉别人的生活,就算是为了对方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立场,我们无法完全理解或干涉他人的生活。在与人相处时,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和理解,避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无论是至亲还是挚友,我们都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不插足、不干扰,这样才能让情感长久维系。▽很喜欢这样一句话: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在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行,他们的目的地各不相同,所选择的路线也会大相径庭。如果你试图用自己设定的路线去规划别人的生活,最终只会打乱他们的行程安排。在世间行走,我们应该学会保持克制,不轻易对他人进行评价,不随意指点他人的选择,更不过度干涉他们的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管好自己的言行,不给他人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同时也保留了自己的体面与尊严。愿我们都能铭记这个道理,与朋友们共同勉励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