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妹子都会有宫寒这种情况,宫寒如果长期不去进行处理的话是会导致不孕不育的,那么当你患上宫寒之后究竟该如何治疗呢?下面就来看一看吧!宫寒的药物疗法1、艾附暖宫丸:由艾叶(炭)、香附(醋炙)、吴茱萸(制)、肉桂、当归、川芎、白芍(酒炒)、地黄、黄芪(蜜炙)、续断组成。理气补血,暖宫调经。用于子宫虚寒,月经量少、后错,经期腹痛,腰酸带下。“暖宫”就是温暖女性的子宫,艾附暖宫丸的主要功效是暖宫温经散寒,兼补气养血,尤其适合于宫寒引起的痛经、肾虚腰痛等。注意经行有块伴腹痛拒按或胸胁胀痛者不宜选用。2、少腹逐瘀丸:由当归、蒲黄、五灵脂(醋制)、赤芍、小茴香(盐制)、延胡索(醋制)、没药(炒)、川芎、肉桂、炮姜组成。活血逐瘀,祛寒止痛。用于血瘀有寒引起月经后期、痛经,症见行经后错、行经小腹冷痛、经血紫暗、有血块。3、田七痛经胶囊:由三七、五灵脂、蒲黄、延胡索、川芎、木香、小茴香、冰片组成。通调气血,止痛调经。用于经期腹痛及因寒所致的月经失调。注意因气血亏虚所致的痛经、月经失调不宜选用,其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
4、痛经宝颗粒:由红花、当归、肉桂、三棱、莪术、丹参、五灵脂、木香、益胡索(醋制)组成。温经化瘀,理气止痛。用于寒凝气滞血瘀,妇女痛经,小腹冷痛,月经不调,经色暗淡。5、养血调经膏:由当归、白芍、川芎、丹参、益母草、泽兰、牛膝、续断、艾把、生姜、大腹皮、香附(醋炙)、木香、陈皮、白术、茯苓、柴胡、鹿茸粉、人参粉组成。养血调经,暧宫止痛。用于经血不足,子宫虚寒引起的经期不准,行经腹痛,宫寒带下,腰酸腿软。外用,加温软化,贴于脐腹和腰部。注意月经过多者不宜使用。6、温经颗粒:由党参、黄芪、茯苓、白术(炒)、附子(制)、肉桂、干姜、吴茱萸(制)、沉香、郁金、厚朴(姜)组成。益气健脾、温经散寒。用于寒湿凝滞所致的痛经,症见少腹冷痛,得热痛减,经色暗淡,带下量多。7、温经活血片:由红花、蒲黄、龟甲(醋淬)、三棱(制)、海螵蛸、山楂(焦)、麦芽(炒)、苏木、甘草、桃仁、熟地黄、红参、鹿茸、阿胶、鹿胎、乳鹿、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E、当归、炙黄芪、川芎、小茴香(盐制)、延胡索、杜仲(炭)、补骨脂(盐制)、何首乌、肉桂、木香、吴茱萸、白芍、丹参、神曲(炒)、白术(炒)、紫石英(煅)、牡丹皮、牛膝、地骨皮、莪术、益母草膏组成。补气养血、温经活血。用于气虚血瘀证所致的月经后期,量少,行经腹痛,腰腿酸痛,四肢无力。8、鹿胎膏:由红参、当归.益母草、熟地黄、丹参、香附(醋制)、龟甲、地骨皮、延胡索(醋制)、莱菔子(炒)、白术(麸炒)、肉桂.木香、赤芍、甘草、小茴香(盐制)、续断、蒲黄、州昔、牛膝、鹿耸(去毛)、茯苓、鹿胎粉、阿胶组成。补气养血,调经散寒。用于气血不足,虚弱消瘦,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寒湿带下。注意月经过多者不宜使用。宫寒吃什么食物好?
1、红糖黑枣姜茶
材料:姜10g、黑枣5粒、红糖8g、水ml。
做法:先将姜切片,黑枣冲冼,准备红糖。接着,在锅中煮沸水放入姜片、黑枣,小火煮20分钟。在放入适合自己甜味的红糖搅均就可以了。
2、韭菜炒核桃虾仁
材料:韭菜克,核桃肉克,虾仁20克,芝麻油、精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将韭菜洗净,切成3厘米长的段,虾仁用温开水浸泡30分钟后再洗净,核桃去壳取肉洗干净。接着,将锅用旺火加热,下植物油,烧至八成热后入核桃肉、虾仁,改用中火炒至熟后,再入韭菜翻炒一会儿,加精盐、味精调味后就可以了。
分割线:对治肾阳虚、腰膝酸软、女子月经不调、宫寒不孕、白带清稀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3、桂圆红枣养血茶
材料:红枣3个、桂圆4个、开水适量。
做法:准备所需材料,将红枣洗净去核,桂圆去壳去核。接着,将红枣、桂圆放入壶内,加入开水。然后,盖上盖子闷15-20分钟。症状泡至出味就可以饮用。
4、暖宫蛋
材料:鸡蛋1个、藏红花1.5克
做法:先把鸡蛋打一个口,放入藏红花,搅匀蒸熟就可以了。月经来潮的第二天开始吃,1天吃1个,连吃9天,然后等下一次月经来潮的第二天再开始服,持续服3-4个月经周期。
功效:可以疏散淤血、温暖子宫。
5、鸡煮益母草
材料:鸡一只,益母草克(分4份,一姜汁、一酒一醋、一川芎汁各浸透炒干)。
做法:先将制好的益母草,放入鸡堂内,用清汤煮,鸡淡吃或酒送下也可以。鸡骨并药渣焙干为末,加归身克、续断60克、姜末18克,炼蜜为丸,每丸9克。每日早、中、晚各服l丸。
6、当归远志酒
材料:全当归、远志各克,好甜酒1克。
做法:先将全当归细切碎后与远志和匀,用白布袋贮置净器中,用酒浸泡,密封。7日后就可以开取,去渣,每晚温饮,随量饮之,不可间断。
功能:可以活血通经,调和气血,适用于妇女经水不调,或气血不足者。
宫寒的偏方秘方疗法
1.乌豆蛋酒汤
乌豆(黑豆)60克,鸡蛋2个,黄酒或米酒毫升。将乌豆与鸡蛋加水同煮即可。具有调中、下气、止痛功能。适用于妇女气血虚弱型痛经,并有和血润肤功效。
2.姜艾薏米粥
干姜、艾叶各10克,薏米30克。将前两味水煎取汁,将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入药汁同煮至熟。具有温经、化瘀、散寒、除湿及润肤功效。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
3.红酒炖苹果
准备苹果,红酒。苹果(克)去皮,用刀切成月牙状。把苹果放入奶锅里,倒入红酒没过苹果,用中火炖煮15分钟,关火,苹果在红酒中浸泡两个小时后,即可食用。如果喜欢可以加糖和蜂蜜,可以当作甜点来吃。
4.制川乌
制川乌、制草乌(2味先煎)各5克,细辛(后下)3克,丹参、益母草各20克。水煎服,月经干净后,连服3剂。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温宫散寒,治宫寒不孕,少腹冷痛,白带清稀,面色苍白,四肢发冷者。
5.白酒黑糖水
高度白酒1两,煮黑糖10克,每个月快来月经时喝一次。此偏方对有宫寒和痛经的女性有一定的调理作用,但是不可过量食用。
6.宫廷暖宫羹
用一根冬虫夏草同半克鹿茸粉,一个鸡蛋一起蒸成蛋羹加点食用盐进行调味就可以了。
7.保暖法
少穿短裙、低腰裤,忌穿露脐装。穿裙子时,最好穿上丝袜,以防寒从脚下生。在办公室,可放置外套或披肩,注意颈部、肩膀和膝盖的保暖。最好别一直待在空调房,到室外走走,让毛孔接触外界的自然气息,散发体内寒气。
8.运动法
“动则生阳”,快走或散步都是不错的运动方式,能够调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使全身变暖。但是切忌运动量过大,以免气阴两虚。
宫寒的针灸疗法1)关元穴,在肚脐下三寸;
2)神阙穴,在肚脐,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
3)气海穴,该穴位于人体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
注意:艾灸每天做半个小时即可,一般不要超过一小时,时间太长容易感到口干舌燥,甚至引起便秘。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