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忍便与肛裂
忍便不排是导致大便干结进而导致肛裂的重要原因,因为大便滞留在肠道,水分会被吸收,大便会越来越干燥。而肛裂初发时,患者如果能及时调整生活、饮食习惯,让大便的性状改变,那么一般一周左右肛裂症状就会消失。
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全层的小溃疡。肛裂愈合困难,好发于青壮年,是中青年人产生肛管处剧痛的常见原因。儿童也可发生,男性比女性多见,但10%的女性在分娩后发生肛裂。肛裂好发于肛管后中处,若肛管侧方有肛裂,或有多个裂口,患者就要警惕是否为肠道炎性疾病的早期表现。
便血、排粪疼痛要警惕
排便时常在粪便表面或便纸上见有少量新鲜血迹,大出血少见,也有可能是肛裂。
排便出现周期性疼痛,这是肛裂的主要症状。排粪时,粪块刺激溃疡面的神经末梢,病人立刻感到肛门的灼痛,但便后数分钟疼痛缓解。之后,因内括约肌痉挛,又产生剧痛,这个剧痛可持续半小时至数小时,使患者坐立不安,难以忍受。直至括约肌疲劳后,肌肉松弛,疼痛才真正得以缓解。但再次排便,这些疼痛又会轮转疼痛,在临床上称为肛裂疼痛周期。
温馨提醒:如果患者出现以上症状,医院进行检查并确诊。久拖不治的话,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