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消化道出血/
1月前,小X还一直是一个面色较为苍白的13岁小男孩。自2岁发现便血以来,小X一直饱受其困扰,在父母的陪伴下医院,甚至一度通过输血纠正贫血,却一直没有找到病因,更不用提治疗了。
几医院儿科,入院时化验血红蛋白69g/L,经过儿科、儿外科的共同讨论,通过ECT检查发现异位胃粘膜,儿外科孙小兵主任根据异位黏膜位置、大小结合自己多年儿外科临床经验,判断所患疾病为Meckel憩室,在孙主任带领下儿外科团队完成了Meckel憩室切除术,患儿术后第二天就开始进食,再未出现血便。目前恢复顺利,小X面色红润,终于见到了久违的活力。
这是个典型的Meckel憩室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小患儿,本文将简单介绍儿童消化道出血的相关知识。
01.有哪些表现?
儿童消化道出血可表现为呕血、血便(大便中混有血性物)或便血(大便表面带血),血便或便血又分为暗红色和鲜红色。
短时间内大量的消化道出血可导致患儿皮肤黏膜苍白、乏力、脉速、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长期的慢性失血则可导致消瘦、体重不增、生长发育延迟等营养不良的表现。
02.常见原因
儿童消化道出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病因有许多,很多情况下与年龄相关,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应首先考虑相应年龄段好发的疾病。
便鲜红色血常见于直肠息肉或肛裂,肛裂往往伴有大便干、排便时肛门疼痛。
鲜红色血便在新生儿可能是Vit-K1缺乏症,在婴儿可能是肠道过敏导致。
婴儿排果酱样血便伴阵发性哭闹要考虑肠套叠。暗红色血便甚至黑便可能是美克尔憩室或肠重复畸形。
呕血常发生于门脉高压症。
03.需要做哪些检查?
便鲜红色血的患儿往往要做肛门检查,如果是肛裂很容易诊断,如果不是肛裂则直肠息肉的可能性很大,考虑做结肠镜检查,可明确诊断,同时可做息肉摘除。
如果是暗红色血便需做腹部核素扫描,99mTcO4腹部扫描可发现异位胃粘膜出血灶,提示美克尔憩室或肠重复畸形。
可疑肠套叠要做腹部超声,一般可确诊,腹部超声还可以对门脉高压做出诊断。
04.如何治疗?
发现消化道出血要及时就诊,特别是出血量大或者怀疑肠套叠时。
短期出血量大或慢性失血导致贫血时可能需要输血。输血指征包括血红蛋白<70g/L或红细胞比容<25%;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血压下降25%以上;体位改变出现晕厥,脉搏增加20次/分钟以上或次/分钟,血压下降10mmHg。
新生儿Vit-K1缺乏症肌注Vit-K1即可改善;
肠道过敏导致的婴儿便血可考虑更换为蛋白深度水解的奶粉;
肛裂患儿可应用通便药并配合坐浴;
直肠息肉可通过结肠镜摘除;
肠套叠可通过透视下空气灌肠或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失败就要手术治疗;
美克尔憩室或肠重复畸形一旦做出诊断就要尽早手术,切除病变肠管。
科室简介:
医院儿外科收治16岁以下外科疾病患儿,可开展儿童腹部外科、儿童泌尿外科、新生儿外科、儿童肿瘤、儿童胸部外科、儿童骨科领域的诊治工作。科室主任孙小医院,科室与武汉、北京、上海等地专家建立密切的协作关系,以患者为中心,用最先进的技术为患者进行诊疗服务。
门诊时间:
周一到周五均有儿外科专家出诊!
-END-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