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不少人,会在大便时出现出血的现象,难免会引起恐慌,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痔疮,有的甚至怀疑得了更严重的病。
出现大便出血的现象,这多半是因为肛肠方面出现了问题。虽然出血,但表现是肛周并不疼痛,也并没有产生瘙痒,那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出现这种情况有以下几种可能:
1、内痔
内痔是痔疮的其中一种类型,便血是内痔的主要症状,排便时可导致出血现象,部分人会表现为便后滴血,以喷射状出血为主。血液颜色鲜红且无血块,血液和粪便不会融合,且排便时不会有疼痛和瘙痒的感觉。大多数内痔患者排便出血量都比较少,但也不排除出血量较多的情况,如存在这种现象,可引起贫血。
2、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是发生在直肠粘膜部位的一种疾病,会出现息肉状病变,并导致不同程度的便血。出血量一般不多,血液颜色较红,附着在粪便表面,有时粪便会有沟槽。如出血量较多,可直接便鲜血或血块,也可表现为大便滴血,但排便过程中不会感觉疼痛。直肠息肉一般不建议应用药物治疗,如果病情严重,建议尽早就医做直肠息肉手术。
3、早期直肠癌
直肠癌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性疾病,早期临床表现并不明显,部分人会出现便血症状,一般是暗红色血,且便血时无疼痛和瘙痒感。早期直肠癌肿瘤较小,排便性状不会有明显改变,不过有些人会排出脓血便或粪便当中带有大量粘液。大便次数会明显增多,经常出现下坠感,便秘与腹泻常交替出现,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出现这种状况要格外注意,医院检查,提早治疗。
大便出血是比较常见的肛肠疾病,对肛肠健康造成的损伤较大,不管怎样都应引起重视。一旦出现便血症状,无论是否有疼痛不适,都应尽早就医检查。如发现存在早期直肠癌等严重疾病,需尽早治疗,以免造成更大伤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