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定位为高端网红烘焙料理教学品牌的ABCCookingStudio宣布倒闭。
3月份,有着“蛋糕界的海底捞”之称的熊猫不走蛋糕,其官方微博发文称老板失联跑路,千名员工工资未发放。
这几年,消费者亲眼目睹一批网红烘焙品牌迅速崛起,又眼睁睁看着它们轰然倒塌。不得不说,烘焙在食品行业中确实堪称短命产品。
01.烘焙消费简史
若说新茶饮赛道内卷严重,那烘焙赛道也好不到哪儿去。
不过至少新茶饮赛道确实在激烈竞争中卷出了一些不错的品牌,然而烘焙赛道却实在是一言难尽……
美团数据显示,全国烘焙门店的平均存活时长为32个月,尚不足3年。
其中,近六成烘焙门店在开业2年内便倒闭,能够熬过第三年的仅有32%,能存活四年以上的面包店不到四分之一。
作为“烘焙第一股”的克莉丝汀,在年至年期间,连续10年亏损,最终于年3月宣布关闭旗下所有零售门店,一个创办近30年的烘焙巨头就此轰然倒下。年,新中式烘焙迎来了高光时刻,以“国风、国潮”的定位吸引了一大批消费者。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牌当属“虎头局渣打饼行”,年5月,在长沙的商业中心开出了第一家店,排队时间通常3小时起步,不仅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甚至也获得了资本的垂青,年7月完成了近万美元的A轮融资。
年,虎头局开始开放加盟,试图通过增加门店数量来扩张市场。然而,之前提出的“百店计划”未能实现,反倒先迎来了闭店危机。
年4月,虎头局多地门店显示停业状态,公司被爆出欠薪以及拖欠供应货款等问题,目前虎头局因债务问题已经申请破产清算。
还有一家新中式烘焙品牌“墨茉点心局”,也从红极一时变得门庭冷落。年,墨茉点心局关闭了湖北、浙江、北京等多个城市的店铺,重新退回了长沙市场。
目前新中式烘焙品牌中也只有“鲍师傅”“詹记”“泸溪河”还算稳扎稳打地前进着。另外,西式烘焙这边也没闲着。
比如说昂司、KUMOKUMO芝士蛋糕、BC、银座仁志川、Rolling等西式烘焙品牌,致力于打造极具轻奢感的烘焙产品。
“ANGSI昂司”品牌,创立时以“潮轻奢”为定位,年在深圳海岸城开设了一个㎡的店铺,据说装修花费了1亿左右,月租高达W,并和明星易烊千玺合作推出易烊千玺同款蛋糕,吸引粉丝打卡拍照。
但仅仅3个月之后,门店就进入了低潮期,就在去年2月份,“昂司”宣布倒闭,从成立到倒闭,这条路仅仅走了4年。
不仅如此,上海淮海路的高端烘焙品牌DikkaBakery,仅仅开业5个月便闭店关门。年11月,日本必吃甜点冠军的LeTAO小樽洋果子铺深圳门店全部关闭。
老牌新中式烘焙品牌鲍师傅的创始人鲍才胜曾说过:“烘焙行业有一个怪理论,5年洗一次牌,一成不变的,就会被洗出去。”
如今看来,这话确实堪称行业真理。
实际上,烘焙市场发展这么多年,至今也没有出现一个全国性的品牌。
可能会有人提名“好利来”,目前“好利来”的知名度确实在烘焙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但根据数据显示,“好利来”的门店数量直到年才突破千店,而门店数量排在它前面的烘焙品牌分别是“米兰西饼”“85°C”“幸福西饼”,但这几个品牌有些人或许都未曾听闻。
03.网红烘焙品牌卖不动了
1、性价比低
目前,烘焙品牌被消费者吐槽的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便是“贵”。常见的面包价格基本都在10元以上,高价面包甚至能够达到一百多元。只有你想象不到的高价,没有它们不敢定的价格。
面包通常经常被年轻人当作餐食来食用,这也就意味着一顿餐食可能需要花费几十元不等。许多消费者认为,这样的花费还不如去吃馒头来得实惠。
这么一想,确实很有道理。毕竟“巴比馒头”一年能够卖出20亿。
美团发布的《烘焙品类发展报告》显示,仅有约14%的用户单次购买烘焙产品花费的金额在60元以上。
不过,有烘焙店主声称,烘焙产品定价高是由于原料、房租、人工、水电等成本较高。然而,消费者显然不能被这套说辞所说服。
成本高是卖家面临的问题,而性价比低是消费者的切实感受。既然双方不能达成双向奔赴,消费关系也就很难顺利发生。
这也正是为什么很多烘焙品牌在开业前期十分火爆,但几个月之后就面临生存危机的原因。
大部分消费者是因为新鲜感、跟风而去购买,买过一次觉得性价比不高,便不会再购买。烘焙品牌产品的复购率比较低,长久无法盈利,自然也就面临倒闭的命运。
2、同质化严重烘焙类产品,若说它门槛高,有关烘焙教程的帖子在社交媒体上多到数不胜数,普通人也可以现学现做,可要说门槛低,业余选手和专业选手做出的口感确实相差极大。
在烘焙行业,模仿、复刻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例如,年BadFarmersOurBakery推出的脏脏包爆火,年KUMOKUMO推出的芝士蛋糕也一度火爆,包括之后的冰山熔岩巧克力等网红烘焙单品。
当一款烘焙单品走红之后,便会迅速被烘焙行业抄袭复刻,于是很多烘焙品牌的特色单品很快就沦为大众产品。
一款真正有竞争力的单品是需要刻进消费者的认知里的,品牌不能只有故事,扒开故事背后得能看到产品。
比如好利来的半熟芝士、鲍师傅的肉松小贝、詹记的宫廷桃酥等。很多烘焙品牌的单品虽然很多,但真正被消费者牢记的产品却寥寥无几,可替代性强,消费者也就没必要非买这一家不可。
3、消费群体狭窄CBNData发布的《年饮食趋势洞察报告》中指出,消费者在餐桌升级方面主要体现在健康化、营养化和品质化三大层面,
而“健康”一直以来都是消费者在饮食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