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屎把尿在我国是一项育儿的传统,很多父母从孩子几个星期甚至刚出生就开始给孩子把屎把尿。以前没有尿不湿、帮宝适这些东西,把便可谓是经济又实惠。
近期,突然出现了把屎把尿有害的消息。例如:把屎把尿会导致便秘、肛裂、痔疮、直肠脱垂,会导致尿床、心理问题等等。
到了我们自己做父母的今天,我们的孩子还是可能难免被把屎把尿,万一孩子真被把了,会有那么多危害吗?
什么是把屎把尿?在分析把屎把尿的危害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它的定义。
如果我没搞错,把屎把尿大概是这个样子:家长两个手分别握着孩子的大腿,然后稍分开,暴露孩子的肛门和生殖器,让孩子半坐于大人的膝上,同时发出嘘嘘声或者嗯嗯声鼓励孩子排尿或者排便。
年曾有过一项研究,研究者让妈妈们从孩子出生后几周开始,通过观察孩子的肢体动作、表情、声音等来判定孩子是不是想排尿排便,一旦发现有想排便的迹象,就开始把屎把尿。
通过这种方式,研究者发现:
最初检查34个孩子里有30个在4~6个月时,排便训练得很成功;
随访到5个月的16个孩子里有10个孩子,可以白天不尿湿裤子,晚上也很少尿床;
等孩子长到1岁能走之后,可以自己到生活区域外排便。
这个研究是当年发表在美国《儿科学》杂志上的文章。
作者发现在这种「把屎把尿」过程中,孩子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被强迫排便,而是母亲注意到孩子排便的意愿后再帮助他,排完便后通过喂奶、亲昵或其他开心的活动来奖赏鼓励他,通过这种重复的动作,使得孩子把这种声音、特殊体位和排便关联起来了,慢慢实现自主控制排便,这个结果其实是母婴互动配合的结果。
这让作者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早期排便训练都是无效和(或)强迫的,当今主流所推崇的,进行排便训练,需要等待成熟的时机和「宝宝准备好了」的观念,要考虑具体的文化、养育环境。
如今使用的尿不湿很方便,即便孩子已经具备如厕训练的条件,很多家长都懒得主动去给孩子训练,三四岁还离不开尿不湿很常见,这导致国外一些人开始反思现行的如厕训练方法是否合适。和国内妖魔化「把屎把尿」相反的是,西方国家已开始对「把屎把尿」之类哪家白癜风治疗最专业四川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