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筑牢算力底座行业热议算力

新华财经上海12月21日电(记者杜康)人工智能产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算力、数据、算法的三大支撑,其中算力具有“技术底座”的作用。近日,数智上海峰会“数智说”算力新基建论坛在上海举办,行业人士表示,大模型、元宇宙、“AIforScience”、自动驾驶等技术场景应用,将对算力产生巨量需求增长。智算超级园区建设、算力网络建设,以及国产AI芯片性能提升等问题成为行业讨论热点。

政策密集出台上海培育全产业链算力生态圈

算力是计算设备在处理数据过程中的计算能力。年可谓是大模型“元年”。年初ChatGPT火爆出圈,不久之后国内各大企业纷纷推出自己的大模型。大模型的推出对智能算力的需求增长尤其显著。不只是大模型,目前相对成熟、对智能算力需求较多的应用场景还包括元宇宙、“AIforScience”、自动驾驶等。

行业人士介绍,在“深度学习”时代之前,算力需求每24个月翻倍;在“深度学习”时代,算力需求每3至4个月翻倍;在大模型时代,算力需求每2个月就要翻倍。据华为发布的《计算》预测,到年,数据量相比年将增长23倍,通用算力将增长10倍,智能算力将增长倍。

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不断跑出建设“加速度”。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6部门联合发布《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算力、运力、存力基础设施标准,聚焦6大领域重点打造算力应用标杆。

今年以来,上海也密集发布算力建设指导意见。4月份,上海发布了推进算力资源统一调度指导意见,明确将加强全市算力的统筹调度和共享,提升算力资源的利用率。9月份,上海发布了《上海市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年)》,提出助力建设支撑人工智能大模型和区块链等应用的高性能算力设施;11月份,上海推出了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的若干政策,旨在推动人工大模型研发和应用,打造市级算力的统筹调度平台,构建先进的算力基础和供给。

“上海作为我国信息化发展‘排头兵’,在算力基建领域一直处于引领探索的地位。依托坚实的算力基础设施和丰富的算力应用场景,上海培育全产业链算力生态圈,锚定建设云网协同的高性能算力基础设施,朝着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算力之都不断奋进。”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信息基础设施管理处处长潘焱表示。

智算超级园区或将增多算力网络建设显露“冰山一角”

谈及当前国内算力建设,数据显示,全国有超过30个城市正在建设或提出建设智算中心。未来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50%。中国通信服务上海公司绿色数据中心产品基地技术总监王斌认为,受限于目前组网技术,朝着更大集群、更大机楼、更大园区发展,或是智算中心发展的趋势之一。

“未来会出现更多的千亩、G瓦级的超级园区。”王斌介绍,以落户上海临港新片区的大型智算园区为例,规划用地面积亩,主体建筑包括12栋数据机楼、2栋综合楼。“这是为了满足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高速网络和算力需求,保障超大集群内部的高带宽、低延迟、零丢包,打造单体超万卡的集群能力。”

算力网络建设也是当前行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swatery.com/glss/12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