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医生在日常接诊中,常常遇到有患者睡一觉起来,眼白突然红了一片,看起来很吓人,但是不痛不痒,不照镜子自己都不知道,这种情况其实是发生了结膜下出血。
结膜下出血有时自己都不知道图/视觉中国
局部压力高,可导致自发出血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眼科医师冯庆阳说,结膜下出血是由于结膜的小血管,尤其是毛细血管破裂或渗透性增加,血液流出聚集在结膜下造成的。
为什么会出现结膜下出血呢?冯庆阳说,最常见的是自发性结膜下出血,在便秘、剧烈咳嗽、呕吐、打喷嚏、搬抬重物,用力揉眼睛等均可引起局部压力增高,导致自发性结膜下出血。
此外,眼部手术、外伤、严重的结膜炎也会出现结膜下出血外,还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过敏性紫癜等也可发生结膜下出血。
局部压力增高会导致结膜出血
自发性结膜下出血可自愈
冯庆阳指出,自发性结膜下出血有自愈倾向,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可在出血48小时以内冷敷促进凝血,48小时以后热敷加速淤血吸收,一般2周到1个月血液才会完全吸收,期间要注意用眼卫生,不要用脏手揉眼睛,以防眼部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因为严重结膜炎引起的结膜下出血,则应及时就医,按时用药,抗炎、抗感染,才能促进结膜下出血的吸收。
经常出血最好做系统检查
Tips:反复结膜下出血,应做全身检查
眼科医生提醒,没有明显不适的结膜下出血不必过于担心,待其自行吸收即可。
如果反复出现结膜下出血,则应进行全身系统的检查,明确有无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疾病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问题,及时就医治疗。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张华通讯员林惠芳(另署名除外)
(责编:陈辉)
欢迎转载,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